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十年间
深度关注|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
推进国安机关工作高质量发展,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安顺市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19-07-30  来源:中国公共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垒“兰台”记忆堤坝,固“乡愁”文化根基

——安顺市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侧记

  前述: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长期以来,安顺市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实施了一批保护项目,健全了一套传统村落档案管理有效机制,在狠抓传统村落档案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工作中,突出风俗保护、风物保护,将传统村落档案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充分发挥文化档案存档留凭、资政育人的“基础基”作用,有力保障了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6个村寨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为建立起有效的保护发展管理机制,安顺市以制定出台《安顺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实施意见》为统揽,以健全完善《安顺市传统村落档案管理试行办法》为抓手,坚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思路,力争用3至5年时间,在全市1008个村中按“一村一档一室(传统村落档案室或村级档案室)”标准分别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实现传统村落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进一步推进优秀乡村文化,提高乡村文明程度,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努力让传统村落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安顺市传统村落档案通过将一般行政村档案和传统村落档案有机地整合起来,并融合吸收了精准扶贫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含美丽乡村建设和千村档案示范行动点)、农村土地确权档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档案等内容,构成传统村落过去和现在历史记忆完整的档案链条,较全面地收集、保存了有型的或无型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档案材料。在传统村落档案建设阶段,安顺市立足于聚焦“三个作用”精准发力,一是存史留凭作用。积极探索将活态文化档案、口述档案等新理念植入到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中,通过文字、图片、影音和实物等形式,多管齐下、多重发力,对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建筑特色、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作翔实的记录和保存。二是资政建言作用。着力推动将传统村落档案有关内容融入到志书、资源地情研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中,为当前和未来的建设者们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在农村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其历史沿革、文化传承、民族信仰等因素,不因建设造成破坏,不因发展造成损失。三是教化育人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传统村落档案的宣介渠道和载体,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传统村落档案馆(室)、乡村博物馆、活态档案馆、道德讲堂等固定场所,用好用活万村千乡网页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通过多措并举大力营造文化自信的宣传舆论氛围,让广大农村群众认识脚下的土地,激发其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保护专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在全面推进传统村落“一村一档”建设工作中,安顺市始终坚持“四个注重”工作要求,为传统村落档案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四个注重”即,一是注重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立足民族文化特色、生态乡村特色,山地生活生产特色科学编制规划,做到传统村落档案全面覆盖,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档案资源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精工细作,防止粗制滥造、千篇一律;二是注重历史记录和文化遗产存在、形态、内涵的真实可信,杜绝无中生有、照搬照套和模仿抄袭,防止一味娱乐化;三是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在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的抢救性保护结合起来,特别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等进行抢救;四是注重载体拓展、分类建档,对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故事,吹、拉、弹、唱等技艺,歌舞、节庆、婚丧、饮食等习俗的收集整理,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并分类归档建立起专项档案数据库。

  为切实推动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落细落小落常,安顺市始终坚持按照“以丰富馆(室)藏为目标,以扩大门类、改善结构为中心,以档案收集、整理和保护为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完善收购、征购、寄存等收集保护形式,收集、征集、保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族谱家谱、民间手工艺品、口述文化、民俗活动等各种记录,重点做好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重要及濒危的地方历史档案和文化档案的抢救与保护,确保传统村落档案资源的有效积累,截至目前,全市各村级档案馆(室)已存传统村落档案3581卷,力争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扩充馆(室)藏档案12000卷以上的目标任务。通过采取因势利导、整合力量、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安顺市传统村落档案建设亮点频频,“三种效应”溢出日益显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是普及带动效应。先后多次组织市、县、乡分管传统村落负责人以及村支两委,参加“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培训班”、“传统村落档案业务培训”等,累计培训人次达到了2200余人,培训内容涵盖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调查、规划编制、保护政策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到传统村落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归档时间、归档要求及方法,切实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将传统村落档案作为传承弘扬安顺民族民间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营造出“守护精神的家园,留住心中的乡愁”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文化聚合效应。以探索为传统村落档案建立专项档案数据库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精品建设,集中打造亚鲁王、夜郎王等人物故事,苗族阿江、屯堡山歌、布依族铜鼓乐、盘江小调等歌舞故事,傩戏、地戏、花灯戏等戏剧故事,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跳花节、吃新节等节庆故事,推动安顺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更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业态,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山地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的有机衔接,促进全市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深度整合。三是道德辐射效应。在深入推进传统村落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中,安顺市通过采取务实创新举措,将好人事迹档案纳入到传统村落档案保护文件材料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好人事迹档案征集整理、保护管理、编研开发、宣传利用等方面工作,用好用活“好人”资源、讲好“好人”故事,把道德典型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千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成为全市上下践行社会道德、弘扬文明风尚中的一个生动实践,一些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务实创新举措经总结推广后,社反响强烈深受群众好评,比如西秀区在国内率先为“中国好人”建立专属的活性成长态档案,通过采取“个人+档案+平台”的嵌入式工作思路,深入挖掘记录“中国好人”的多样性活态信息,充分发挥档案记录历程、服务现实的作用,为讲好西秀“好人故事”、推动富美新西秀区、文明主城区建设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力量。又如部分传统村落档案馆(室)通过建立“村民道德档案”,记录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并把道德档案作为“五好家庭”、“敬老爱幼模范”、“文明户”和“好婆媳”等评比的依据,在当地形成了“人人比着当好人,个个争着做好事”的道德风尚。

  下一步,安顺市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传统村落档案保护管理、数字化建设、编研开发等工作,努力把传统村落档案工作贯穿于强化城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全过程,促进传统村落档案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富美新安顺建设。(张爱国)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通胡大街78号(京贸中心)二层15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